研究 | 脉冲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在手术室的应用
来源 : 深圳市东紫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:2020-03-23 09:42:00
有研究数据表明,手术部位感染(SSIs)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(HAIs)之一,占所有HAIs的22%,环境在SSIs的传播中起着一定作用。手动清洗过程中,由于人为的疏漏,部分表面持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。在感染环境中,这些残留的病原体从受污染的表面传染给其他病人的风险大大增加。
病原体从受污染的表面转移到患者或无菌场所,导致感染的发生机制如下所示:
脉冲紫外线消毒机器人能够通过无接触式消毒技术,减少残留在环境表面的病原体,不过具体应用效果还要做进一步研究。
为此,美国一专业机构研究了脉冲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在手术室的应用。
01
实验方法
从23家医院的136个手术室的732个高接触表面采集样本,先通过人工手动清洗,再经过脉冲紫外线消毒机器人进行消毒(n=1464个表面样本)。培养后对样本进行计数,结果报告为总菌落形成单位(CFU)。
02
实验过程
使用前,人工手动清洗去除可见污染物,从而实现最佳的紫外线辐照效果。脉冲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放置在手术室床头进行辐照,如果空间比较大,会选取多个点位。
03
采样方法
所有样本均采用25cm2的大豆色氨酸琼脂棒板采集(Hardy Diagnostics,项目编号P34)。为避免对同一物理区域进行重复采样,手动清洗后的样品从采样表面的左侧采集,机器人消毒后的样品从右侧采集。
04
数据分析
采样最多的表面是麻醉机(n=294)、护士档案站(n=280)、后桌(n=272)、手术桌(n=246)和供应柜门(n=222)。这5个表面总共代表了本研究所取样品的80%。其余20%的表面来自各种设备。
05
实验结果
手动清洗后的平均CFU为5.8~34.37,脉冲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清洗后的CFU为0.69~34.37 。单靠人工清洗,67%的表面对CFU仍然呈阳性;在脉冲紫外线消毒后,这个数字下降到所有取样表面的38%,下降了44%。
06
结论
在手动清洗后使用脉冲紫外线消毒设备,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高接触表面的污染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翻译整理,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。
参考文献:美国感染控制杂志《Environmental effectiveness of pulsed-xenon light in the operating room》
推荐新闻
- 东紫辉月内镜清洗消毒中心入驻新疆建设兵团伽师总场医院
2024-09-18
- 东紫感控快讯
2024-08-08
- 【会议通知】第20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会议
2024-07-19
- 新品速递|经食道心脏超声探头清洗消毒解决方案
2024-07-15
- 【会议通知】第33届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
2024-07-03